百 合
時間:2023-12-29 字體大小:【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shù):
平陸種植百合歷史悠久,明朝萬歷年間杜馬一帶的百合就列為皇宮貢品,到清朝康熙十八年,杜馬百合被列入全國《名產(chǎn)錄》,馳名中外,被人們稱為“中條參”。
百合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時開花,形似山丹丹,所以也有人稱山丹丹為野百合。百合的最大特點是莖直、色綠、花艷、香味濃郁、藥用價值非常高,它的地下莖塊,分頭聚在一起,每頭又由若干鱗瓣聚合而成,形似大蒜頭。對于它的花色,自古至今,人們給予它的美譽更是多不勝數(shù),南北朝時期的蕭察、宋代的詩人陸游、散文學(xué)家蘇轍、當(dāng)代文學(xué)家郭沫若等都寫過詩詞來給它極高的贊譽。百合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糖份、淀粉和多種維生素,有清心、安神、鎮(zhèn)靜、潤肺、止咳、利尿等功用,屬上等滋補品,它的花和梗研成粉末,有止血作用,鱗莖富有營養(yǎng),能祛痰、健胃,促進血液循環(huán)。在本縣不少患有肝病、胃病、肺病和貧血病的病人就是采用清蒸百合來治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