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陸縣人民政府關于認真貫徹實施新修訂土地管理法依法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

時間:2021-07-30      信息來源:縣人民政府      字體大小:【   中  小 】

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新修訂《土地管理法》已于202011日開始實施,為認真貫徹落實新法有關要求,加快征地報批工作,保障我縣高質量轉型發(fā)展的用地需求,現(xiàn)就新法實施后征地管理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依照新法要求履行用地報批程序

按照《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根據空間規(guī)劃、項目用地、公共利益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縣人民政府確定征收區(qū)域范圍,組織有關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自然資源局實施,縣直有關單位和用地單位配合。在用地報批前需履行以下程序:

(一)啟動公告

對符合新修訂《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的,發(fā)布土地征收啟動公告,內容包括征收范圍、征收目的、開展土地現(xiàn)狀調查的安排(包括調查時間、地點、程序、參加人員及相關要求)等。

(二)土地現(xiàn)狀調查

根據土地征收啟動公告中土地現(xiàn)狀調查的安排,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自然資源局及其它負責征地工作的單位,按期組織有關人員對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村民住宅、其它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權屬、種類、數量等情況進行實地調查、登記,并填寫擬征收土地現(xiàn)狀調查表,參加人員共同簽字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承包戶和相關權利人應按規(guī)定的時間參與調查、清點、確認工作。對不能直接到場參加的,應當提供書面授權委托書,委托他人代理;對不能直接到場且未委托他人代理、經通知仍不到場參加的,由調查人員現(xiàn)場調查、清點后,在擬征收土地現(xiàn)狀調查表中載明情況并共同簽字確認,確有必要的可以聘請公證機構進行公證。

(三)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

在向省自然資源部門申請土地征收前,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組織評估機構開展征地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工作,對土地征收過程中可能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因素開展系統(tǒng)的調查,科學的預測、分析和評估,確定風險點,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和預案,有效規(guī)避、預防、控制土地征收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社會穩(wěn)定風險,確保土地征收工作順利實施。

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工作重點從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等方面就土地征收后對被征地農民生產、生活的影響以及征地實施是否會引起信訪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合理評估,評估結果要作為決定申請征地的重要依據。

(四)編制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根據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結果,結合土地現(xiàn)狀調查的情況,組織自然資源、財政、人社等有關部門,編制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包括征收范圍、土地現(xiàn)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社會保障等內容。

(五)發(fā)布征地補償安置公告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擬定后,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村范圍內發(fā)布征地補償安置公告,公告時間不少于30日,并通過征地信息公開網絡平臺或電視、報紙等渠道予以公開。征地補償安置公告應當一并告知申請登記期限、異議反饋渠道、復議訴訟權利等內容。

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不同意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由牽頭單位組織召開聽證會。

(六)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xié)議

根據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或聽證會情況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后,縣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與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xié)議。

二、依法規(guī)范用地報批材料

完成前述征地申請前程序后,方可申請土地征收,并按如下要求對報批材料進行規(guī)范和完善。

(一)報批材料要求

1、縣人民政府請示

2、縣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審查報告

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符合相關規(guī)劃、開展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情況及評估結論、征地前程序履行情況的審查內容,對涉及的違法用地圖斑、地類、是否查處到位等情況進行詳細說明。對于已通過省級以上自然資源管理部門預審的單獨選址項目,用地報批時用地位置、用地面積、現(xiàn)狀地類、功能分區(qū)等情況未發(fā)生變化的,在縣級審查報告中予以說明。

3、征地報批前程序履行情況有關材料

原報批材料中要求的聽證告知確認材料不再提交,履行征地報批前程序有關情況,由縣自然資源局填寫《征地報批前程序履行情況責任確認表》,經縣人民政府同意后進行上報,其它材料由縣自然資源管理部門留存。

4、違法用地處罰材料

涉及違法用地的,需提供《涉及違法用地查處情況責任確認表》。

5、其它報批材料

其它報批材料仍按原要求提供。如有調整,另行通知。

(二)其它要求

1、征地補償標準

根據新《土地管理法》要求,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全省征地區(qū)片綜合地價的通知》(晉政發(fā)202016號)。從202011日起,新上報征收土地一律執(zhí)行征地區(qū)片綜合地價。

上述征地批復后,縣人民政府應按公布的征地區(qū)片綜合地價測算補償費用,需實際支付的征地補償費高于協(xié)議金額的,要足額補足;需實際支付的征地補償費低于協(xié)議金額的,仍按原協(xié)議執(zhí)行。

青苗、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按照平政發(fā)202020號文執(zhí)行。

2、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

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情況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對被征地農民實行基本養(yǎng)老補貼的意見》(晉政辦發(fā)〔201910號)、人社等6部門《關于印發(fā)山西省對被征地農民實行基本養(yǎng)老保險補貼的審核規(guī)程的通知》(晉人社廳發(fā)〔201941號)《運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被征地農民實行基本養(yǎng)老保險補貼的實施意見》(運政辦發(fā)202058號)執(zhí)行??h自然資源部門在組卷上報時人社部門需出具養(yǎng)老保險繳費票據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落實情況審核表》。

3落實預存征地補償款

根據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認真貫徹實施新修訂土地管理法依法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晉自然資函〔2020237號)和運城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關于落實預存征地補償款工作的通知》(運自然資函〔202056號)文件要求,用地單位在申請征收土地時,應將依法計算的征地補償費用預先存入財政部門設立的征地補償款專戶。預存征地補償款主要包括耕地開墾費、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其它建筑物補償費??h自然資源部門在組卷上報時財政部門需出具預存征地補償款憑證。

4、征地申請前程序記錄及存檔

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要切實履行申請征地前的程序,并綜合運用照相、攝像、錄音等方式做好公告、現(xiàn)場信息的采集,所有文本、影像等材料均要與報批材料一并由縣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存檔。因受疫情影響,無法實地核實、召開會議的,可利用影像比對、廣播通知、入戶落實等形式開展前期工作,一并做好文字、影像存檔。

三、切實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一)加強組織領導,有序推進征地管理工作

為確保我縣依法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縣人民政府成立平陸縣土地統(tǒng)征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政府辦、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自然資源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安局、民政局、財政局、農業(yè)農村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統(tǒng)籌領導我縣的征地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自然資源局,辦公室主任由縣自然資源局局長擔任。

(二)做好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維護社會穩(wěn)定

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要從講政治的高度開展土地征收工作,扎實做好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有效規(guī)避、預防、控制土地征收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社會穩(wěn)定風險,維護社會穩(wěn)定。

(三)切實落實征地補償,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利益

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要按照新修訂《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要求,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它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落實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縣財政、自然資源、審計等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征地補償款預存制度,保證征地補償款及時足額支付到位。組織用地報批前,由用地單位提前繳納預存征地補償款。用地批準后,根據批準情況對預存的征地補償款及時核算,多退少補。

(四)加大問責力度,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要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既要提高效率、保障用地,又要嚴格程序、規(guī)范管理。對存在未嚴格履行征地前程序、未落實征地補償費用、未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未及時進行信息公開、發(fā)生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較多等情形的,將予以通報,必要時暫停建設用地報批。對在用地報批過程中存在謊報、瞞報等弄虛作假以及其它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情形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平陸縣人民政府    

2021726   

 

免费A级毛片无码专区,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克拉玛依市| 利津县| 探索| 鄢陵县| 尚志市| 长垣县| 车险| 孟州市| 军事| 洪江市| 垣曲县| 安远县| 黔西县| 大田县| 黑龙江省| 株洲市| 石嘴山市| 商河县| 寿宁县| 清丰县| 岳普湖县| 化德县| 烟台市| 靖安县| 荥阳市| 黑龙江省| 沿河| 罗山县| 都匀市| 吉水县| 吉隆县| 云霄县| 梓潼县| 九寨沟县| 梨树县| 濉溪县| 东乌珠穆沁旗| 衡阳市| 英德市| 舒城县| 临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