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時間:2024-05-13 信息來源:平陸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局 字體大?。骸尽?span id="c6uwei1ei" class="Big">大 中 小 】
(2015年9月24日山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guī)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guī),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qū)域內,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簡稱被征收人)進行補償,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房屋征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補償公平、結果公開的原則。
第四條 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qū)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設區(qū)的市與市轄區(qū)人民政府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職責分工,由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確定。
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征收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qū)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
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做好房屋征收與補償相關工作。
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職責范圍內依法做好房屋征收與補償的相關工作。
第五條 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加強對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門征收方案的擬定、補償標準的制定與執(zhí)行、征收程序的履行、補償資金的監(jiān)管、征收補償信息公開等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工作的監(jiān)督指導。
房屋征收部門依法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
房屋征收部門對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在委托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jiān)督,并對其行為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第六條 房屋征收實施單位開展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所需經費由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第七條 省人民政府住房城鄉(xiāng)建設主管部門會同財政、國土資源、發(fā)展改革等有關部門,指導全省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工作。
第二章 征收
第八條 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根據公共利益的需要,組織有關部門編制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年度計劃,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房屋征收年度計劃應當包括征收目的、征收范圍、征收項目、補償方式、補償資金籌措等內容。
第九條 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對符合公共利益、確需征收房屋的,應當根據規(guī)劃用地范圍和房屋實際狀況確定房屋征收范圍,并予以公布。
第十條 房屋征收范圍公布后,被征收人不得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實施新建、改建、擴建房屋和改變房屋、土地用途以及房屋轉讓、出租、抵押等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對違反規(guī)定實施的部分,不予補償。
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將前款規(guī)定的事項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并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xù)。暫停辦理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原因和期限,暫停期限不得超過一年。
第十一條 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在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對房屋征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qū)位、用途、建筑面積、家庭成員狀況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對未經產權登記或者權屬不明確的房屋,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進行調查認定。
調查結果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公布,公布期限不少于七日。對調查結果有異議的,應當在公布期限內向房屋征收部門提出書面核實申請,房屋征收部門在受理申請后十五日內予以核實并告知申請人。
被征收人應當配合入戶調查登記工作。對拒絕配合的,已在不動產登記簿上登記的房屋,以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內容為準;未在不動產登記簿上登記的房屋,以外圍測量為準。被征收人家庭成員狀況,以公安機關登記的信息為準。
第十二條 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就房屋征收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并根據評估結論制定相應的風險防范、處置措施和應急預案。
第十三條 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時,用于征收補償的資金應當在本級政府預算中安排,足額到位,??顚S谩?/p>
采用房屋產權調換方式補償被征收人的,產權調換房屋的價值應當計入征收補償費用總額。
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征收補償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的監(jiān)督。
第十四條 房屋征收部門負責擬定征收補償方案。
征收補償方案包括:房屋征收范圍、實施時間、補償方式、補償標準、補助和獎勵、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戶型和面積、選購辦法、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
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并及時公布征求意見情況和根據意見修改后的征收補償方案,征求意見期限不少于三十日。
第十五條 因舊城區(qū)改造征收房屋,過半數的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國家和本條例征收補償規(guī)定的,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征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采納合理意見和建議,修改和完善征收補償方案。
第十六條 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征收補償方案、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結論和征收補償費用到位情況等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并在五日內進行公告。
被征收人對房屋征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上一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章 補償
第十七條 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后,應當對被征收人給予以下補償:
?。ㄒ唬┍徽魇辗课輧r值的補償;
?。ǘ┮蛘魇辗课菰斐砂徇w的補償;
?。ㄈ┮蛘魇辗课菰斐膳R時安置的補償;
?。ㄋ模┮蛘魇辗课菰斐傻耐.a停業(yè)損失的補償。
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與被征收房屋的區(qū)位、用途、權屬性質、規(guī)模、建筑結構等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第十八條 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
被征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或者房屋產權調換。
房屋征收部門應當與被征收人訂立補償協(xié)議。
實行貨幣補償的,應當明確房屋價值補償金額、停產停業(yè)損失補償、搬遷補助費、支付期限、搬遷期限、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辦法等。
實行產權調換的,應當明確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戶型、面積、選房順序,被征收房屋與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結算方式,臨時安置補助費、搬遷補助費、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過渡期限、停產停業(yè)損失補償、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辦法等。
第十九條 因舊城區(qū)改造需要征收房屋的,房屋征收部門可以在與被征收人簽訂的補償協(xié)議中明確附生效條件的條款。
簽訂附生效條件補償協(xié)議的簽約戶數達到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比例的,補償協(xié)議生效;未達到簽約戶數比例的,補償協(xié)議不生效,房屋征收決定終止。房屋征收決定終止的,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應當予以公告,并書面告知被征收人。
第二十條 房屋征收部門提供的產權調換房屋,應當符合下列規(guī)定:
?。ㄒ唬┊a權清晰;
?。ǘ┓蠂液褪∫?guī)定的房屋質量安全標準;
?。ㄈ┓蠂液褪∫?guī)定的房屋建筑設計技術規(guī)范和標準。
第二十一條 被征收人選擇產權調換期房安置的,低層和多層房屋的過渡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四個月,中高層和高層房屋的過渡期限不得超過三十六個月。過渡期限應當自被征收人訂立補償協(xié)議并交房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二條 被征收人在等待期房安置過渡期間,房屋征收部門應當支付其自搬遷之月起至用于產權調換房屋交付后六個月內的臨時安置補助費。非因被征收人原因延長過渡期限的,還應當自逾期之月起按照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公布標準的二倍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并逐年按照一定比例遞增,但是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延長過渡期限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 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應當優(yōu)先給予住房保障。
對被征收人提供保障性住房,按照實際搬遷的先后順序確定。
第二十四條 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且僅有一處住宅的被征收人,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積小于四十五平方米的,房屋征收部門應當為其提供建筑面積不小于四十五平方米的成套住宅作為產權調換房屋,在四十五平方米以內的部分不結算差價,超過四十五平方米的部分,采取階梯式價格或者按照房地產市場價格結算。具體辦法由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規(guī)定。
第二十五條 用于社會公益事業(yè)的房屋及其附屬建筑物、構筑物被征收的,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城鄉(xiāng)規(guī)劃的要求征求有關方面意見,并重新規(guī)劃建設。
第二十六條 征收住宅房屋,被征收人選擇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現房安置的,房屋征收部門支付一次搬遷補助費;選擇產權調換期房安置的,支付兩次搬遷補助費。
征收經營性、生產型非住宅房屋的,房屋征收部門一次性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搬遷補助費。搬遷補助費包括機器設備的拆卸費、搬運費、安裝費、調試費等費用。
第二十七條 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和搬遷補助費,以被征收房屋所有權證和房屋權屬檔案記載的建筑面積為依據計算;對未經產權登記的房屋,以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認定結果為依據計算。
臨時安置補助費、搬遷補助費的具體標準,由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物價水平規(guī)定,每二年公布一次。
第二十八條 因征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yè)損失的補償,當事人可以協(xié)商選擇下列方式之一確定補償金額:
?。ㄒ唬┌幢徽魇辗课菰u估總價的一定比例計算;
?。ǘ┌幢徽魇杖松弦荒甓燃{稅的稅后月平均凈利潤計算;
?。ㄈ┌幢徽魇辗课葑饨鹗找嬗嬎悖?/p>
?。ㄋ模┌丛O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制定的其他補償辦法計算。
協(xié)商不成的,可以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通過評估確定。
第二十九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xié)議,或者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權不明確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根據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補償決定應當包含補償協(xié)議規(guī)定的內容,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上一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十條 被征收人搬遷后,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向不動產登記機構提供房屋征收決定、補償協(xié)議或者補償決定以及被征收房屋清單;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依據房屋征收決定、補償協(xié)議或者補償決定辦理房屋所有權、土地使用權注銷登記,原權屬證書作廢。
第三十一條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guī)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第三十二條 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建立房屋征收補償檔案,房屋征收補償檔案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ㄒ唬┱魇諞Q定發(fā)布前的相關會議紀要;
?。ǘ┱魇諞Q定發(fā)布所依據的相關規(guī)劃或者計劃、立項資料;
(三)征收決定發(fā)布前的征求意見資料;
?。ㄋ模┥鐣€(wěn)定風險評估結論;
(五)征收補償方案;
?。┱魇諞Q定及其公告;
?。ㄆ撸┓康禺a價格評估機構選定的相關資料、委托合同和評估報告;
(八)通知有關部門停止辦理相關手續(xù)的書面通知;
?。ň牛┭a償協(xié)議、補償決定和其他有關資料;
?。ㄊ┢渌c征收有關的檔案資料。
房屋征收補償工作結束后,房屋征收部門應當按照檔案管理有關規(guī)定,及時將房屋征收補償檔案移交有關檔案管理部門。
第三十三條 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規(guī)定對被征收人的獎勵辦法。
第四章 評估
第三十四條 被征收房屋的價值,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依法評估確定。
設區(qū)的市房地產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的資質及其信用情況。
第三十五條 設區(qū)的市房地產主管部門應當組織成立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由房地產估價師以及價格、房產、土地、城鄉(xiāng)規(guī)劃、法律、財務等方面的專家組成。
第三十六條 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房地產估價師、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應當獨立、客觀、公正地開展房屋征收評估、鑒定工作,并分別對出具的評估結果、鑒定結論負責。
第三十七條 選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應當遵循下列程序:
?。ㄒ唬┓课菡魇詹块T向社會發(fā)布征收評估信息;
(二)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報名;
(三)房屋征收部門按照報名先后順序公布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名單;
(四)被征收人在十日內協(xié)商選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
被征收人在規(guī)定時間內協(xié)商不成的,由房屋征收部門組織投票或者采取搖號、抽簽等方式確定。確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應當由公證機構現場公證。
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公布由被征收人確定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
第三十八條 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確定后,由房屋征收部門作為委托人,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出具房屋征收評估委托書,并簽訂委托合同。
委托合同應當包括委托人名稱、受托人名稱、評估項目、評估目的、評估范圍、評估要求以及委托日期等內容。
第三十九條 承擔房屋征收評估工作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不得與一方當事人串通,損害另一方當事人合法權益;不得采取虛假宣傳、惡意壓低收費等不正當手段承攬房屋征收評估業(yè)務;不得將受委托的評估業(yè)務轉讓、變相轉讓或者再委托。
第四十條 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應當安排房地產估價師對被征收房屋進行實地查勘,調查被征收房屋狀況,拍攝反映被征收房屋內外部狀況的影像資料,做好實地查勘記錄。被征收人應當配合做好查勘工作。
由于被征收人的原因不能現場核實被征收房屋內部狀況的,經房屋征收部門、房地產估價師和無利害關系的第三方見證或者公證機構公證,可以參照同類建筑中與被征收房屋位置相鄰、戶型結構相似、面積大小相近的房屋現場查勘情況,作為被征收房屋實物狀況的參照依據,并在評估報告中說明。
第四十一條 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門對評估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評估報告之日起十日內,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
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門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復核結果之日起十日內,向被征收房屋所在地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評估專家委員會應當自收到鑒定申請之日起十日內出具書面鑒定意見。
第四十二條 房屋征收評估費用由委托人承擔;復核評估費用由原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承擔;鑒定費用由申請人承擔;但鑒定撤銷原評估結果的,鑒定費用由原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承擔。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guī)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被征收人采取暴力、威脅等方法阻礙依法進行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或者房地產估價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與一方當事人串通,損害另一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
?。ǘ┰谠u估機構確定過程中以不正當手段獲取評估業(yè)務的;
?。ㄈ⑹芪械脑u估業(yè)務轉讓、變相轉讓或者再委托的。
第四十六條 設區(qū)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房屋征收實施單位的工作人員在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七條 本條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2003年9月27日山西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的《山西省城市房屋拆遷條例》同時廢止。